日本主动朝贡朱元璋为何拒绝,日本加入朝贡体系后又为何退出

2021-04-19 14:44:02

赚钱

有很多个国家曾经向明朝朝贡,比如说高丽、暹罗等。而明朝君主面对这些朝贡国家,也常常是乐意接纳,还在经济来往中对朝贡国十分慷慨。但这里有一个例外,那就是日本。

在明太祖洪武时期,日本曾多次请求朝贡,皆被明太祖拒绝,这是为什么呢?

洪武七年的《明太祖实录》记载了足利幕府派出日本僧人无逸克勤等带上“马及方物”前来朝贡。按理说有外国人来朝贡,皇帝应该会高兴。明太祖的确也龙颜大悦,给祖阐、无逸克勤二僧赏了“白金八百两,文绮帛各二匹”,连从行僧都得到了白金、绮帛。可事实是,虽然明太祖和日本僧一行看起来一团和气,但明太祖干脆利落地拒绝了日本向明朝朝贡。

但足利幕府似乎对朝贡一事格外执着。洪武十三年,幕府又兴致勃勃地遣使来贡。明太祖又拒绝了。

上图_ 明太祖真像 国家博物馆藏

这只是日本朝贡失败的两个典型的例子。实际上,洪武初年至洪武十九年,日本方面合计共遣使朝贡五次,皆被明太祖“却贡”,明太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?

明太祖却贡是有自己的考虑。这些考虑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
1、日本政治混乱

洪武初期,明太祖获知日本分裂,北朝政权和怀良政权相互斗争。一个国家,政治局势不稳定,与其朝贡,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。而明太祖显然不想白白给自己增加风险。

而日本幕府为了给明朝吃一颗定心丸,在后来的交涉中捏造了一个“国王良怀”的形象。明太祖一开始就对“国王良怀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。后来经过打探情报,明太祖认识到日本国的将军拥有较大权势,“国王良怀”只是幕府外交“陈情饰非”的结果。于是,明太祖在洪武十四年遣礼部“责其国王”、“移书责日本征夷将军”。国王是假,臣子为真,连国王都可以捏造,那国内局势又能好到哪里去呢?明太祖当然不乐意和处于政治迷雾中的日本搞朝贡了。

上图_ 明朝版图

2、“人臣无外交”

明太祖是一个大一统国家的君主,他不能认同一个臣子代表一个国家来跟他打交道。毕竟“君为臣纲”,这是忤逆的行为。可日本国彼时将军为尊,在明太祖这里也是神气十足。

足利幕府的足利义满在洪武十三年曾遣僧人明悟、法助等前来朝贡,还上书一封。明太祖认为其“辞意倨傲”,于是却贡。那足利义满到底写了些什么呢?据日本学者田中健夫推测,信中可能是炫耀足利新居建成,势力强盛。足利义满被却贡不只是因为高傲,而且还因为足利幕府尚未统一日本,足利义满出面外交缺少合理性。

上图_ 足利义满(1358年9月25日-1408年5月31日),室町幕府第三任征夷大将军,幼名春王

3、缺少合法文件

朝贡贸易是正规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,所以是需要一些合法的文件的。比如说需要国王肯首的、有表文的外交文书。

洪武七年,祖阐等人所持的外交文书,既无表文,又是臣子之书,所以明太祖认为这是不合礼法。

洪武十三年,鹿儿岛的大名岛津氏久倒是在外交文书上呈了“表文”,但明太祖一眼就看穿了他的臣子身份,于是却贡。有意思的是,明太祖还命礼部行文,谴责岛津氏久“以日本之号纪年,弃陪臣之职,奉表入贡,越分行礼”。美其名曰“我中国抚外夷以礼,导人心以善之道”。也就是说,面对这种不知礼仪又狡诈的外使,明太祖会想着怎么教他们懂礼、向善,而不是抱着多多益善、贪小便宜的心态跟他们朝贡。

上图_ 明朝时参与勘合贸易 成为了日本大名们的生财之道

明朝初年,日本试图使明朝接受“无国王、无文书、无礼仪”的三无朝贡,接连失败。那么后来,明朝和日本就没有任何贸易往来了吗?事实并非如此。

虽然在明太祖当政时,日本一直没有加入到明朝的朝贡体系中来。但是日本后来还是加入了明朝的朝贡——勘合制度,与明朝进行经济往来。那这个勘合制度是什么呢?

1、勘合制度

勘合制度不是专门为日本设立的贸易制度,刚开始也不是用于贸易管理的。“勘合”,即双方各持一半盖有印信的符契文书,需要使用时将符契相并,验对印信,作为凭证。勘合制度最早用于公务、兵事。洪武十六年,明太祖赐暹罗、占城、真腊诸国勘合文册,首次将勘合制度引入贸易活动。

上图_ 室町幕府国王之印 (足利幕府一般指室町幕府)

2、勘合贸易初期:和谐

明朝的建文帝继位后,在内乱中册封足利义满为“日本国王”,显示出自己皇位的正统性。永乐帝继位后,足利义满的使节便把表文呈给永乐帝。而永乐帝为了显示出自己是正当继位,维持对足利义满“日本国王”的册封,还赐足利义满“龟钮金印”作为“日本国王”的凭证。而足利幕府也抓住机会,频繁朝贡,致使大量的白银和铜钱流入日本。

3、勘合贸易的波折

足利义满去世后,足利幕府内部将军和武士因为朝贡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了矛盾,于是日本反复中断又恢复与明朝的贸易。1467-1477年,日本发生“应仁文明之乱”,足利幕府势力不断削弱,而1550年明朝和日本的朝贡关系也就此终结。

上图_ 专门接待日本的市舶司驻地--宁波

日本当时煞费苦心地想要加入中国的朝贡——勘合制度,加入后却又行为反复,这是为什么呢?

1、对明朝“厚往薄来”的不满

明朝在与各国进行朝贡初期,一直坚持厚赏的原则。所以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便收益颇丰,日本当然也是获益国之一。但久而久之,“厚往薄来”成了明朝沉重的负担。明代宗时,就曾出现过日本使团不满赏赐比以前少,辗转不行的局面。一个苦于支付,一个贪得无厌,明朝和日本有贸易矛盾也不是奇怪的事情。

由于日本自己制造金属货币的能力有限,所以日本希望从明朝那里得到更多的铜钱。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,明朝贸易的主流货币成了白银,明朝也少有铸钱。可此时日本国内的通用货币仍然是铜钱。成化年间,足利幕府的当家人足利义政就曾经哭穷,称“铜钱拂地而尽。官库空虚,何以利民?”但这显然不符合明朝经济的发展趋势,明朝也不想为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,所以日本跟明朝的嫌隙越来越大。

上图_ 应仁之乱 让室町幕府彻底失去了控制权威

2、“神国”思想的膨胀

足利幕府的顾问瑞溪周凤,曾集成致明朝廷的外交文书为《善邻国宝记》,其在开篇便写下:“大日本者神国也”。在明朝面前自称“神国”,可见日本是充满优越感的。

瑞溪周凤还批判了日本在外交文书中使用明朝年号,并向明朝称臣的做法,认为这有损一国之尊严。

除此之外,瑞溪周凤还大肆夸赞日本的地理位置,显示出高度的民族优越性。

而1477年,日本进入战国时代。本国已是自顾不暇,就更别提跟明朝朝贡了。到了1550年,明朝、日本的朝贡关系终结,成了十分自然的事情。

作者:夏祯 校正/编辑:莉莉丝

参考资料:王来特《近世中日贸易中的政治问题》

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,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

长治百科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生活百科、教育科研、房产家居、体育健康、综艺娱乐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
版权信息

长治百科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,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!